欢迎访问:第三方检测单位 官方网站!

关联站点:
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

微析基于10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遍布国内的服务网络,每年出具近十万分技术报告

其中包括众多世界五百强客户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分析、检测、测试、研究开发、法规咨询等技术服务

汽车零部件塑料件电镀测试中附着力测试的方法和判定标准

2025-08-23

409

微析研究院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阅读参考。如需专业数据知识指导,请联系微析在线工程师。

随着汽车轻量化与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塑料件电镀因兼具塑料的轻量化优势与金属的美观、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如仪表盘装饰条)、外饰(如保险杠镀铬件)及功能部件(如车门把手)中。然而,镀层与塑料基材的附着力是决定电镀件寿命与安全性的核心指标——若附着力不足,镀层易脱落,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因脱落碎片引发电路短路或部件失效。因此,准确的附着力测试方法与明确的判定标准是汽车零部件塑料件电镀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划格法(十字切割法)测试及判定标准

划格法是汽车塑料件电镀附着力测试中最常用的定性方法,原理是通过刀具在镀层表面划制交叉格子,破坏镀层至塑料基材,再用胶带剥离,模拟实际使用中镀层可能受到的机械摩擦或剥离力,观察脱落程度。该方法适用于镀层厚度≤120μm的薄镀层,如内饰仪表盘装饰件、空调出风口装饰条等。

测试需严格遵循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试样需平整无油污,根据镀层厚度选划格间距(≤60μm用1mm,60-120μm用2mm);用锋利美工刀或专用划格器划制垂直交叉的直线,确保深至基材;取25mm宽的3M 600#压敏胶带,均匀粘贴在划格区域,用手指压平后以180°角度快速撕开(速度约0.5m/s);最后用5倍放大镜观察格子边缘与交叉点的脱落情况。

判定标准采用ISO 2409的5级分级:0级(最优)为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任何脱落;1级为边缘轻微剥落,脱落面积≤每个格子的5%;2级脱落面积5%-15%;3级15%-35%;4级35%-65%;5级>65%或整格脱落。汽车内饰件通常要求达到0-1级,外饰件需满足0级。

划圈法(旋转切割法)测试及判定标准

划圈法适用于镀层厚度>120μm的厚镀层(如外饰保险杠镀铬层、车轮毂装饰件),原理是用锥形旋转刀具划制螺旋线,通过旋转压力破坏镀层至基材,观察螺旋线内的脱落情况,评估厚镀层的附着力。

测试参考GB/T 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将试样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选60°锥形锋利刀具,调整至刚好接触镀层表面;以10-15r/min的速度旋转,划制10圈螺旋线(圈间距1-2mm),过程中保持压力均匀;用毛刷清除碎屑后,用放大镜观察螺旋线内的脱落情况。

判定标准按脱落面积分级:1级为无脱落;2级脱落<10%;3级10%-30%;4级30%-50%;5级>50%。汽车外饰件因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要求达到1级及以上,若脱落面积超过10%,则易因雨水浸泡加速脱落。

拉开法(剥离强度法)测试及判定标准

拉开法是唯一能定量评估附着力的方法,适用于结构类塑料电镀件(如车门把手、后视镜支架),原理是用胶粘剂将电镀件与金属块粘结,拉伸至分离,通过最大拉力计算剥离强度,直接反映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测试遵循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将电镀件切割成10mm×10mm试样,取相同尺寸的45号钢块作为粘结副;用环氧树脂E-51胶均匀涂覆在镀层与钢块表面,对齐粘结后用夹具固定,60℃烘箱固化24h;将试样装在拉力机上,以10mm/min速度拉伸,记录最大拉力,计算剥离强度(σ=F/A,F为最大拉力,A为测试面积)。

判定标准:汽车结构件要求剥离强度≥5MPa(发动机周边部件需≥8MPa);同时观察断裂位置——若断裂在胶粘剂层(镀层仍粘在钢块上),说明附着力良好;若断裂在镀层与塑料之间(镀层从塑料上脱落),则无论拉力值多少,均判定不合格。

热震循环法测试及判定标准

热震法模拟汽车部件的温度变化(如发动机周边从-40℃到80℃的循环),通过冷热交替产生的热应力,评估镀层在温度波动下的附着力稳定性,适用于发动机罩装饰件、排气管附近塑料件。

测试参考GB/T 2423.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将试样放入80℃高温箱1h,快速转移至-40℃低温箱1h,完成1次循环;重复5次(严苛部件需10次);取出恢复室温后,观察镀层是否有脱落、起泡、裂纹或变色。

判定标准:无任何缺陷为合格。若出现脱落或起泡,说明镀层与塑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塑料热膨胀系数是金属的3-5倍),热应力导致附着力失效,无法满足发动机周边的温度环境要求。

冲击法测试及判定标准

冲击法用于评估镀层在机械冲击下的附着力,适用于易碰撞部件(如后视镜外壳、车门防擦条),原理是通过重物冲击能量,模拟碰撞时的受力情况,观察镀层是否脱落。

测试参考GB/T 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将试样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选1kg重物,调整冲击高度(如后视镜外壳用500mm,车门防擦条用1000mm);释放重物自由下落冲击镀层表面,观察冲击点及周边是否有脱落、裂纹。

判定标准:无脱落、裂纹为合格。若冲击后镀层脱落,说明镀层无法承受塑料基材受冲击后的变形(塑料受冲击易弯曲,镀层刚性大,附着力不足则会脱离),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碰撞要求。

热门行业检测

Popular Industry Testing

热门行业领域

电子电气领域

环境领域

医疗器械领域

机械设备领域

食品与农产品领域

化工与材料领域

汽车领域

建材与建筑领域

能源与电力领域

服务客户

+

出具报告

+

专业人员

+

实验仪器

+

微析服务优势

SERVICE ADVANTAGES

CMA/CNAS资质

微析技术研究院已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同时获得了CMA/CNAS双资质认证,是一家专业正规的三方检测中心。

数据严谨精准

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每个检测项目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与归档,以便随时查阅追溯。

独立公正立场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行事,不受任何外部干扰,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服务领域广泛

服务领域广泛,涉及众多行业。食品、环境、医药、化工、建筑、电子、机械等领域,都能提供专业检测服务。

检测服务流程

SERVICE PROCESS

只需四步

轻松解决需求

serviceProcess.title
1、确定需求
欢迎来公司实验室考察,或与工程师电话沟通业务需求
serviceProcess.title
2、寄送样品
微析院所工程师上门取样或自寄送样品到微析指定院所
serviceProcess.title
3、分析检测
样品分析/检测,技术工程师开始制作分析汇总报告
serviceProcess.title
4、出具报告
寄送报告,工程师主动售后回访,解决您的售后疑惑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about.title